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25节 (第2/3页)
,还称另一位为小娘娘,那便是宋真宗的妃子杨淑妃,如今的杨太妃。 太妃不是尊称,而是真宗的遗嘱,“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,淑妃杨氏为皇太妃,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。” 而赵祯实际上是杨太妃亲手养大的,刘娥那时母凭子贵,已经成了中宫皇后,又有些武则天与李治的意思,辅助身体越来越不好的真宗处理朝政,自然不可能有心思带孩子,她顶多负责教育,养育的就是杨太妃。 所以赵祯敬畏大娘娘,跟小娘娘则亲上许多。 正常情况下,大娘娘和小娘娘之间也难免产生矛盾,但刘娥与杨氏却是特例。 或许因为两人是同乡,或许因为两人出身都不高,曾经在赵恒的府邸被边缘排挤化,结成了真正的闺蜜,刘娥自从发达后,就带着杨太妃一路晋升,历史上刘娥死后还想让杨太妃继续垂帘听政,虽然后来被群臣反对作罢,但杨太妃也被晋为皇太后。 后宫中亲如姐妹的不是没有,但如刘太后和杨太妃这般要好的,基本是独一份。 杨氏年纪本来就比起刘娥小,今年才四十三岁,相貌更是显得年轻,毕竟不比刘娥要操劳国事,她就在后宫修身养性,瞧着都不像是年过四十的,仍是三十多岁的丽人。 此时知道刘娥圣驾到了自家宫中,她喜孜孜地迎出,先是一丝不苟地行了礼节后,又挽住刘娥的胳膊:“姐姐来了!” 刘娥也露出难得的笑容,带着这妹子一路走进去,看着她宫中种满的花花草草,许多都是亲手培育,由衷地道:“你是会享福的!” 刘娥有时候挺羡慕这位妹妹的,命里有时终须有,不争不抢,成了天下第二尊贵的女人,但也知道当年由于家里穷到揭不开锅,被前夫卖掉的那一日起,自己就永远不会选择过这样的生活。 人要掌控自己的命运,就不可以一日无权,男女都一样,否则只能身不由己,任由他人摆弄。 杨太妃有舒服的日子,是刘娥愿意给,而刘娥却不愿意让自己的生活,仅仅是别人的赐予。 看着刘娥年近六十,依旧锋锐如往昔的眉眼,杨太妃其实也觉得对方辛苦,但或许正是两女性格截然不同,才意外地合得来,她亲自奉上暖茶,正色道:“姐姐,发生什么事了?” 刘娥此来就是为了正事,屏退左右,待得屋内只有两人,将大致情况说了一遍:“开封府衙擒获了一个无忧洞的贼子,此人竟攀咬老身,欲害官家亲母!” 杨太妃呆住:“为先帝守陵的李顺容?” 刘娥点了点头:“是她!” 杨太妃愣神片刻,陡然反应过来,起身来到刘娥面前拜下:“姐姐,我愿将皇太妃之位还给李顺容,解此祸患!” 皇太妃并非先帝的皇妃,是对皇帝生母的封号,宋朝不似后来的明清,形成两宫并尊的制度,有且只能有一位皇太后,如果新帝登基,先帝的皇后和新帝的生母都在,新帝生母只能尊为皇太妃,嫡母则尊为皇太后。 所以正常情况下,李顺容应该被封为皇太妃,杨太妃此言,是觉得自己抢了李顺容的位置。 刘娥知道这位妹妹是真心实意,并非以退为进,但摇了摇头,马上将她搀扶起来:“你不用这么做,做了也无用,敕封你为皇太妃,是先帝的遗诏,岂可更改?此事更是冲着老身来的,便是将李顺容接入宫中,只要老身一日还是皇太后,一日执掌着朝政,背后的人就不会放弃!” 杨太妃明白了,她自然不可能劝这位姐姐放下太后之位,花容失色:“那……那怎么办?” “不必慌乱,这不过是小人伎俩,阴谋诡计而已!” 刘娥半点没有之前的惊惧表情,语气自始至终是那么的沉稳:“现在老身唯一担心的,是官家会多想,李顺容的事情,妹妹得去告诉官家,他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