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34节 (第1/2页)
第95章 临华殿在飞雪殿后,隔着天子的书房。 除去朝堂外,明德帝偶尔会在这里接见大臣,商讨一些朝中大事。 此处离上朝的正心殿也有段距离。 时暮垫着脚,从窗缝往外瞅了半天。见外面虽然没有侍卫把守,但四下门窗都锁得紧紧的,自己根本出不去。 心中百思不解,明德帝为何突然这样对待自己? 一颗丹药,为什么能惹得明德帝大发雷霆?甚至他还说是谢意教自己的? 妈的,肯定是吃水银把脑子吃瓦特了! 本来,今晚谢意留宿宫中永凌殿,两个人是可以见面的,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。 把自己关在这破地方就算了,时暮怕的是后续还有更糟糕的惩罚。 总不会连流放都挨不到,就要把小命交待在这里吧! 想到明德帝对何美人的手段,时暮捏着颈间的小玉马缩到旁边冷硬的榻上。只觉骨缝发寒,身体止不住地想发抖。 呜呜想哭。 老公能不能救一下? - 哥儿院判已经被带走,明德帝坐回榻上,眉间余怒未消。 金色烛台上的整片蜡烛在夜色里安静跳动,照得整间飞雪殿灯火通明。 霍公公安静侍候在旁,看着明德帝在沉郁中,神情渐渐激动起来。 随后突然挥手,把矮几上的佛珠连同青瓷盏一起扫到地上,神情间既有激动,亦有愤怒,以致于平素蜡黄的脸颊都泛起红晕,“霍辛,让谢远戎滚去大觉寺反省!”一顿又道:“不!给我滚去清凉寺!” 大觉寺还在沂都中,清凉寺则在沂都外成县的一座山里。 这是要叫二皇子离开沂都啊。 明德帝喘息几口,又下了今夜的第三道命令,“即刻去皇陵,传召远季回来!” 这老内侍伺候两朝皇帝,深得皇帝心意,就是因为他摸得透这些帝王的心思。 该说的要帮主子说出来。不该说的绝不能说。 霍公公走出外殿,一边派人去二皇子的永阳殿传话,一边唤来侍卫去皇陵寻大皇子。 飞雪殿自外殿至门口,侍候在各处的小内侍们见霍公公出来,一个个都不动声色地竖起耳朵。 听完,各自在夜色里,悄无声息地走向不同的方向。 霍辛安排完,重新揣着拂尘往内殿走。 老内侍不说,不代表他不知道。相反,他旁观者清,眼前的局势,他看得比所有人都明白。 那哥儿一头雾水地被关了,想必连自己犯了什么错都不知。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错,只不过是他点出了一件叫明德帝夜夜恐惧的事——丹药有毒。 明德帝年岁渐衰,寄情佛法。 天子好佛,自然有人投其所好。 于是,有名声极大的高僧送来了仙丹,谓之有佛法加持,可以延年益寿,容颜焕发,长生不老。 虽然太医署查验,只能辨出其中几种药材,更详细的无法辨明。 但帝王老去,怎么能拒绝延年益寿、容颜焕发、长生不老几个字。 于是明德帝开始服用丹药。 一服便是一年。 此刻,时暮却说这一年来,明德帝身体日渐衰弱是因为这丹药。 哥儿大夫敢这样说,是因为他不知道,这仙丹虽然是高僧送来,但高僧是二皇子带到陛下面前的。 这不是在明明白白地说,二皇子意图谋害父皇。 这哥儿先叫大皇子守了皇陵,如今又想扳倒二皇子,岂非是把皇帝玩弄于鼓掌? 想想他背后的人,凌王谢意。叫皇帝如何不疑,如何不惧。 明德帝连夜把二皇子赶出沂都,又急召大皇子回宫,显然是担心宫中有变,想作依仗。 这些皇家的事啊,他看得多了。 这至高之位,可不好坐。不但要防百姓防臣子,更要防身边的人。 如今,皇帝关了时暮,凌王谢意定然不肯善罢甘休。 但是赶走二皇子唤回大皇子,二皇子又如何肯善罢甘休? 须发尽白的老内侍边走边侧首,从飞雪殿的窗格中看了一眼外面暗沉沉的夜。 无星无月。 今晚,恐怕风波要起了。 明德帝激动过后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